top of page
River Was Filled With Stories

石澳是我目前去过最想留下来生活的地方


 


 

早上坐公车的时候有一个婆婆问我这是不是九号车,老人和小孩讲话的方式奇妙地走向了统一,她说“唔该你啊姐姐”,她说她十几岁的时候经常去石澳游泳,现在九十岁了,身体已经没有任何地方是好的,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好彩。去向鹤咀海岸的路边,休息时遇到一个老爷爷,他和我赞叹大海太美了。在海边待了一会儿,回程又遇见了他,他说我们见过,你很厉害,走得比我快很多。接着让我小心,前面有野猪。



 

今天起床浑身上下隐隐作痛,我想也许我应该选择一条轻松一点的路。在石澳绕了几圈却总觉得就这样回去会遗憾,在沙滩看着小朋友玩泥沙时,我打开google map看了看决定还是去鹤咀走一趟。今天开始拿出本子记下来那些经过我的人们带来又带走的话,再回看的时候,可以挑出几句组成一首诗:“在业余的爱好者里我显得很业余 / 当然,蛇在冬眠 / 仍然挂住尼罗河” 。有人说,Then it goes to another extreme, we are not living, we are not dancing, we are not enjoying.


(在打这一段话时,坐在房间听到沙滩传来人们倒数的声音,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,接着听到烟花的声音,竟然听得想流泪)


 



 

如果还能够感到快乐,祝你快乐。如果还有愿望,祝你梦想成真。



太美了

 


 


 


 

行山的时候,身边经过的人会突然消失在某一些树叶的间隙,这些间隙里也间歇会传来一些声音,有时候是人们的谈话声,有时候是风吹树叶的声音,在google map评论里看到很多人说遇见了野猪崽。人们经过的时候会带着他们正在谈论的话题,由此我听到了婆婆们怀疑朋友家的菲佣姐姐偷走了她们朋友11岁小孩的iphone13,听到两位年轻人大学所在的城市,他们竞争对手的缆线报价,小时候三点三十下课,直到五点妈妈会端上零食,给他一小时自由看电视的时间。由此他们感慨,小孩子一天其实有12个小时在处理学习相关事宜,他说,yeah, but not necessary。


最终到大浪湾的时候已经累得不是很想呼吸,吃完一支雪糕瘫倒在沙滩上看着海边冲浪的人们,十分钟里他们只有十秒钟成功冲浪,其余时间都被海浪拍倒在海水里。我觉得,其实我也可以学一下冲浪。






 

在最开始上山的时候间歇看到工人用一种特殊的车在运砖头,黑色的履带包裹着车轮,小车就是这样缓慢地上台阶的,我看得很入神,然后我在想,到底他们为什么要运砖头上山呢,走着走着我突然就明白了,他们正在去修坟墓的路上。


在走向山顶的过程中,我发现整一座山的两侧布满了坟墓。走在山脊我看着两侧的海,因为天气实在是太好了,以至于我甚至不感到害怕(假的),在心里由衷地替他们选择了这么好的位置感到高兴(真的)。最后在热心的cbb的陪伴下翻过了山,穿过一个小小的洞口以后走进沙洲。



下午原路返回的时候乖巧地跟着来郊游的一家三口,顺便偷听了生命教育。小女孩问她的爸爸为什么这些坟墓里都放着这么大的瓶子(我在心里想,哇唔,观察得好仔细),她的爸爸说我们去世之后,去火葬场会被烧成灰,但是骨头是烧不碎的,如果埋在这里,骨头就不需要再次怼碎啦(小朋友看起来好像还在上幼儿园,所以他甚至还用了一些萌萌的叠词来解释这件事,好贴心,但是还是很奇怪的哈,爸爸!),小朋友接着问到了一些火葬场的具体操作(怎么会这样??),爸爸说,其实一键就可以把人烧成灰的哦,以后爸爸死掉了,就需要你来按这个键咯(啊???),接着小朋友说,那妈妈死掉了,也是我来按吗(啊????),在奇怪但很可爱的对话最后,他们又讨论了一下以后一年要去墓地探望他们几次的问题。




 


 

树叶泡澡 / 贝壳开会 / 蝴蝶的尸体

 



 

回到码头等待日落的时刻

leaving the island

Haisham: Blog2
  • Spotify的社會圖標

©2021 by Iris Wang.

bottom of page